●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热点专题 ● 网站搜索 [RSS订阅] [WAP访问] |
语言选择:
|
|
我们知道,人既然是社会动物,就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处理好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在公司里,你也许是个秘书,你也许是管理财务的人员,你也许负责管理档案,你也许负责管理 人力资源 ……,总之几乎你得天天待在办公室里,坐在办公桌旁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每天你有许许多多的杂事要处理,每天你有快乐,但更多的是不顺心,因为你是人,你需要与周围的同事和平共处,你需要克制忍耐;可又因为你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你要发泄(否则你会得心脏病),你要抱怨(因为憋在肚子里你会感到对不起自己):为什麽你总是在办公室里抽烟?为什麽他工作 (01/04/2008 10:32:14) [查看全文] 写好英文作文的妙法二十字 Agreement: 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上的一致,关系代词与先行词的一致。 Ambiguity: 尽量不去使用可能引起歧义的词语或句子。 Brief: 文章"简为贵",要抓住要点, (01/04/2008 10:32:13) [查看全文] 如何猜测句子中生词的意思(一)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自然会遇到许多生词。这时,许多人立即翻阅字典,查找词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它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阅读速度。事实上,阅读材料中的每个词与它前后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段落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语境(各种已知信息)推测、判断某些生词的词义。 猜测词义时,可利用以下线索: 一 针对性解释 针对性解释是作者为了更好的表达思想,在文章中对一些重要的概念、难懂的术语或词汇等所作的解 释。这些解释提供的信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利用它们猜词义比较容易。 1. 根据定义猜测词义 如果生词是句子或段落所解释的定义,理解句子或段落本身就是 (01/04/2008 10:32:07) [查看全文] 汉译英难点解析 第一篇 形形色色的人 1. 一根筋儿 one track-minded. 别跟他较劲了。他一根筋,你还不知道? Stop reasoning with him. Don’t you know he is one track-minded? 2.出众的人 a lulu 要说漂亮,我们公司新来的秘书可算是个相貌出众的女孩子了。 Talking about being pretty, our company’s new secretary is indeed a lulu. 3.两面派 two-faced 我知道怎样对付两面派,而且一眼就能看出谁是一贯两面讨好的人。I know how to handle two-faced (01/04/2008 10:32:06) [查看全文] 此帖作为给自己的鞭策和鼓励,以及所有想成功的朋友。 1.▲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记住 : 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大草原:prairie 羚羊: antelope bushbuck hartbeest 教育自己的孩子:educate her own (01/04/2008 10:32:05) [查看全文] 作者:info@italian.org.cn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本地化表达”(localized expression)。比如下面这句话,中文意思是:在我们继续视察偏远场地之前,我们将在Y处会合。这里的“Y处”(the Y),在原文中是指Los Alamos(美国一城市)、Highway 502(一条公路)和State Road 4(另外一条公路)三者的交汇处,呈Y字形,因此当地人用the Y来代替这个地方。这句话,如果对当地人说,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肯定都懂,但如果对美国其它地方的人说,或者对外国人说,肯定都不懂。这里的the Y,就是一个典型的本地化表达。 We will meet at the Y before continuing our inspect (01/04/2008 10:32:04) [查看全文]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亲属称谓 (01/04/2008 10:32:02) [查看全文] 巧用还原法快解单选题 在英语的单项填空题中,有许多是针对考生解题的思维定势所设计的“陷阱题”。出题人往往通过变化句子结构,把简单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少见或陌生的结构,来干扰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误入“歧途”。对于这类题考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题干还原为自己所熟悉的结构。这样,题目就会变得简单,答案也就比较容易判定。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疑问句改为陈述句 疑问句的使用,使句子的结构变得陌生,考生可将题干还原成陈述句。如: 1. Whom would you rather have _________ with you? A. to g (01/04/2008 10:32:01) [查看全文] 学习英语的有所为是指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的材料应适合自己的程度和实际需要,目标设定合理并可获得的提高符合学习规律和自己年龄特点。有所不为是指如果所学的内容对自己意义不大就尽量避免浪费时间学习,或者当一些因素,如年龄、成熟度、社会阅历、专业知识、记忆水平等等不具备没提高到自己希望的程度就暂不必强求自己记住或者练习使用。如果违反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去学不适合自己的内容,并强迫自己去掌握它的话,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浪费了时间还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情况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多,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大学中的英语教学。大学教材所选择的内容,往往是有名作家写的优秀作品。虽然这样,但这种课文却往往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优秀作家的东西,对于以母语为英语的人来说,往往也只能理解和欣赏,能够模仿并创新的 (01/04/2008 10:32:00) [查看全文] 对于很多计划出国学习或者工作的人来说,迅速提高自己的英语,特别是交流能力是一项艰巨又非常紧迫的事情。但是由于很多人缺乏对英语学习本质的了解,对在国外提高英语水平这件事存在着一些片面和不够客观的看法,导致不能很好利用有利语言环境,甚至很多人把自己陷入学习和经济压力的困境。 困境原因来自多方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仅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出国学习英语对于不同的人群的意义和体验存在很大差异。在大学里成绩比较优秀,积累了良好基础的人群来说,国外学习主要是获得更高学位或者从事某种工作。这些人英文词汇和语法基础相对较好,一旦获得更多与英语母语人练习的机会,流利程度和语言纯正程度上会得到比较快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主要是基于练习基础之上。英语水平的提高归于2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来知识的熟练化使用 (01/04/2008 10:31:59) [查看全文] 陈绮,上海新东方中/高级口译阅读教学专家。口译教研组成员,高级同声翻译。英国莱斯特大学金融学硕士。深谙中/高级口译考试机理,对考试形式及内容的把握独到、精准。 阅读考试永远是速度(speed)和正确率(accuracy)的赛跑,它决不是对文章逐字逐句的推敲,也不代表对文章从头到尾不分主次的分析。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典型的英文段落,是一个逻辑的整体(logical unit),它必定要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展开。绝大多数情况下段落中会有一个最能概括该段主题的句子,即主题句(topic sentence),而段落中主题句之外的内容就是细节(subordinations)。 (01/03/2008 10:42:45) [查看全文] “口译法”的口语学习方法,有7大优点,相信你一定会爱不释手。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坚持——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请注意:开始要选择较简单的读物,且应大量做,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可能较慢,费时较多,但请坚持,整体上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这样作的好处: 1、自己就可以练习口语,想练多久,就练多久。 2、始终有一位高级教师指出您的不足和错误--英文原文。 3、题材范围极广,可 (01/03/2008 10:42:43) [查看全文] 501. You'd better look before you leap. 你最好三思而后行。 502. You know what I'm talking about. 我想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503. He has been sick for three weeks. 他已经病了几周了。 504. He inspected the car for defects. 他详细检查车子有无效障。 505. I count you as one of my friends 我把你算作我的一个朋友。 506. I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507. I have a large col (01/03/2008 10:42:40) [查看全文] 听力训练的绝好方法(上) 我在国外参展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多同行的年轻团员虽然大学时都过了英语六级,但是绝大多数都不能真正听懂外商的英语。而且,还发现一般他们的口语比他们的听力要好些,所以为了摆脱尴尬,好多人都不停的说,然后在不绝于耳的“Pardon”和“What”里跌跌撞撞地继续“谈判”。当时我觉得异常惊诧。后来他们和我说了实话,原来他们大学考六级的时候基本就没有真正听懂过,只是抓住了只言片语,然后结合选项,通过推理,连蒙带猜就过了考试。 现在很多朋友也确实体会到了听力的重要性,因为听力不仅是交流的基础,即使在非交流语境,听力也可以独立地给自己带来乐趣。当您能够用这种技能轻松地获取知识和自娱的时候,这种快乐简直是无与 (01/03/2008 10:42:36) [查看全文] 在语言的四个技能中,听与读属“接受型”技能,说与写属“创造型”技能。听力的“接受”性质决定了听能的提高必须依大量的听力实践训练来实现。训练过程包括:①听力速度;②听力素质;③听力记忆;④听力理解。 一、 听力速度训练 听力速度直接关系到听力测试的成败,而且是影响考生测试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中因为一道题没跟上而顿时慌乱,接连丢失几题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何训练听力速度?一种方法是“循序渐进法”,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这种方法可使初学者逐渐适应有声信息的接受方式,树立起听的信心。但是,人为地将大远语速的适应过程分成几个阶段,由慢到快地几经调整,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而且,如果信息传播的速度 (01/03/2008 10:42:33) [查看全文] |
内容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