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热点专题 ● 网站搜索 [RSS订阅] [WAP访问] |
语言选择:
|
|
广告口号(slogans)、广告语句(catch phrases) 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们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语言上引人入胜、说服力强,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如语意双关、文字游戏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智慧,平淡中显新奇。广告语言在形式上也极具鲜明特色,或行文工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可以收到耐人寻味,经久不忘的效果。广告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吸引力(attractive—catch the reader’s attention)、创造力(creative—project an image)、说服力(persuasive—urge the reader to (07/21/2008 19:22:48) [查看全文] Good一词,在英语中该算是最熟悉、最常用的了。它的搭配能力很强,而且也常见于科技文章中。一看到good,我们便自然而然得会想到“好的”这一词义。然而,在一些场合, good的译法却是颇费踌躇的。 1,可译为“好的”,但概念模糊:如good fish(好鱼),是指品种,大小还是新鲜程度呢? 2,勉强可译为“好的”,但不搭配:如Good fire若译为“很好的炉火”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如译为“旺盛的炉火”。 3,译成“好的”反而错了:如good hard work不是指“一项好的但却艰巨的工作”,而是指“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为什么这样普通的词在翻译时却难处理呢?其 (07/21/2008 19:22:47) [查看全文] 连词while除具有“当时”、“同时”等意义外,根据上下文还有以下不同含义及其不同译法。 一、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译作“当……时”。例如: 1.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趁着有太阳晒晒草。(乘机行事,抓紧时机。) 2. We must work hard to gain more knowledge while we are young. 趁着现在还年轻,我们必须刻苦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常放在句首,译作“尽管”、“虽然”,比althoug (07/21/2008 19:22:47) [查看全文] 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原词所表达的并不是其字面意义,而是其字面意义的反义,或者说是对其字面意义的否定,可这种否定又往往不出现否定词,这种情况并不很少,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下面是常见的两个词组,请注意它们的汉语意思: ① riot police 防暴警察(即anti-riot police,而不是暴乱的警察) ②crisis law 反危机法案(即anti-crisis law) 这两个词组的翻译采用的就是反译法,译文都是其字面意义的否定或反义,这样既表达了原文的真正含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人一看就懂。 (07/21/2008 19:22:46) [查看全文] (1)转译:英语中常用介词来表达动作意义。汉译时,可将介词转译成动词。 ①在作表语的介词短语中,介词常转译为动词,而连系动词则省略不译。如:This machine is out of repair.这台机器失修了。 ②在作目的或原因状语的介词短语中,介词有时转译成动词。如: The plane crushed out of control.这架飞机失去控制而坠毁。 The letter E is commonly used for electromotive force.通常用E这个字母表示电动势。 ③在作条件、方式或方法状语的介词短语中 (07/21/2008 19:22:46) [查看全文] 一、科技术语的汉译 术语是表示某一专门概念的词语,科技术语就是在科技方面表示某一专门概念的词语。因此翻译时要十分注意,不能疏忽。英语科技术语的特点是词义繁多,专业性强,翻译时必须根据专业内容谨慎处理,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如有的人把the newly developed picture tub(最新研制成功的显像管)错译为“新近被发展了画面管”;又有人把“a unique instant-picture system”(独特的瞬时显像装置)错译为“独快的图像系统”等等。再以"cassette"这个术语为例,它除了其他方面的意思之外,在录音磁带方面也还有两个意思:一为“装填式磁带 (07/21/2008 19:22:45) [查看全文] 英语和汉语在否定的表达形式上存在着许多差异,我国学生往往会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用法去套英语,这样在汉译英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部分常见的错误举例如下: 1、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误:Anybody can not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正:Nobody can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任何……不”是汉语中常用的否定句式,而在英语中与any构成的合成词或被any修饰的词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不能用否定式,因此any ... not的表达形式不符合英语的习惯。翻译这类句子 (07/21/2008 19:22:44) [查看全文] 英译商务合同时,常常由于选同不当而寻致词不达意或者意思模棱两可,有时甚至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了解与掌握极易混淆的词语的区别是极为重要的,是提高英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把常用且易混淆的七对词语,用典型实例论述如下: shipping advice 与 shipping instructions shipping advice 是“装运通知”,是由出口商(卖主)发给进口商(买主)的。然而 shipping instructions 则是“装运须知”,是进口商(买主)发给出口商(卖主)的。另外要注意区分 vendor(卖主)与 vendee(买主),consignor(发货人)与 con (07/21/2008 19:22:43) [查看全文] Marketing是经贸英语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在外贸人员的名片上我们也经常看到marketing department和 marketing plan等词语。它们通常被译成“销售部”和“销售计划”。在外贸函电和外贸英语教科书中,marketing常被译为“销售”。笔者认为这种译法不够确切。这除了有语言方面的原因外,还涉及到中外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同。 我们不妨先从market作动词的含义谈起。当market作及物动词时,意思是to carry on all activities by which transfer of title or possession of a product from s (07/21/2008 19:22:42) [查看全文] As well as用作并列连词,在科技英语中是很常见的。普遍流行的一种见解认为:"as well as用作并列连词时,着重的不是as well as之后的词,而是它之前的词。所以翻译时,通常应先译as well as之后的词,然后再译它之前的词。"(《科技英语问题解答》),P. 129)"作为并列连词使用时,虽然连接的是两个并列部分,但其重点在前者,不在后者。汉译时要先译后者,再译前者。"(《英语辅导》) 但是,笔者在翻译英语科技文章时,发现很多情况并非如此。例如下面的两个例句都是从同一本书(Santokh S. Basi, Semiconductor Pulse and Switchin (07/21/2008 19:22:42) [查看全文] 英语中的成语和汉语中的一样,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不少都有典故。如果能够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对于我们理解和记忆是十分有帮助的。下面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1. give a lick and a promise 敷衍搪塞 这条成语直译为“先舔一下再做承诺”。它出自一则英国民间传说。至少两个世纪以前有一只猫,它的脸常常脏得很,每当别的猫要它洗脸时它就用舌头很快舔一下,然后保证说下次一定弄干净,但实际只是敷衍了事。后来这个说法就被用来表示“工作马虎、敷衍搪塞”。例如: You didn’t wash your hands; you just gave them a lick and a promise. (你根本没洗手,只不过敷衍了事。) 2. bury (07/21/2008 19:22:42) [查看全文] “Sheet”这个词有“表格、清单”的意思,比如“spread sheet”(总分析表,一览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med sheet”(用药清单)等等。同时我们也常常看到“cheat sheet”和“rap sheet”,这又是什么表格或清单呢? “Cheat sheet”有“cheat”(欺骗),想当然的话,一定会认为它是个贬义词。的确,“cheat sheet”原意有“小抄”的意思,所以字典里的定义是“A piece of paper with information written down on it that an unethical person might create if they weren’t prepared for a te (07/21/2008 19:22:41) [查看全文] 春节的一天,我和爱人一早带孩子去厂甸庙会逛了逛。进去之后,发现人很多,行走速度很慢。在我们身后,有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陪着一个外国朋友(估计是他们的外教),一边走,一边翻译。由于距离很近,他们的谈话,我听的一清二楚。两位同学可能是大学低年级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流利口译的程度,因此译文常有一些错误,这是难免的,对此我可以理解。我下面这个帖子,并不是谈他们的译文错误,而是以两位同学为例,简单谈谈中国人在口译过程中常见的两个技术性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该简单时不简单”。比如男同学在给外国朋友介绍糖葫芦时,说This is Tanghulu(这是糖葫芦),然后低声问女同学,山楂怎样说?糖是用sugar还是用candy?等等。我估计男同学是想说:糖葫芦就是把山楂的核挖出来,洗干净,用细竹棍串 (07/21/2008 19:22:41) [查看全文] 我公司的陈小姐曾经做过一家旅行社的“地陪”(本地导游)。我有一次在她桌上,看到一本由旅行社自己编写的《中英对照菜名手册》,我于是拿起来随便翻了翻,正好看到“荷叶蒜香牛柳”这道菜,它的英语译文是steamed flour-coated garlic-flavoured beef wrapped in a lotus leaf。看到这个译文,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小姐问我:您为什么要笑啊?我边笑边说:这本书,哪里是给导游看的?分明是给厨师看的!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请看一下这个译文的含义:把牛肉涂上一层面粉,也就是用淀粉勾芡,然后放上一些蒜末,让牛肉有蒜的香味,最后用一片荷叶把牛肉包裹起来,放锅上蒸,蒸好了,就是“荷叶蒜香牛柳”。您可以看出,这根本不是一道菜肴的名称,而是这道菜肴的 (07/21/2008 19:22:41) [查看全文] |
内容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