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热点专题 网站搜索 [RSS订阅] [WAP访问]  
语言选择:
英语联盟 | www.enun.cn
英语学习 | 英语阅读 | 英语写作 | 英语听力 | 英语语法 | 综合口语 | 考试大全 | 英语四六 | 英语课堂 | 广播英语 | 行业英语 | 出国留学
品牌英语 | 实用英语 | 英文歌曲 | 影视英语 | 幽默笑话 | 英语游戏 | 儿童英语 | 英语翻译 | 英语讲演 | 求职简历 | 奥运英语 | 英文祝福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国际条约的语言风格和汉译技巧

[日期:2010-11-26]   [字体: ]
      摘要:条约是现代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也是国际法主体参与国际关系和进行国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了国际条约的文体特点,更重要的是本文选择了条约中的一些典型句型作文切入点来探讨怎样来翻译条约这种特殊的法律文件。


关键词:条约,文体风格,汉译技巧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Treaty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re an important kind of legal documen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anguage property and characteristic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Furthermore, the paper will choose some typical sentences from certain treaties and analyze the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them into Chines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eaty,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translating strategies

前言

国家作为现代国际法的主体,在国际合作和斗争中通常就是以条约作为法律工具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这些条约就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斗争的重要法律形式。随着本世纪以来各类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条约的作用又有了新的拓展领域,成为了调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重要法律工具。所以条约在现代国际法上享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充分利用条约来保护和争取国家的权益。作为一种十分特殊的法律文件,条约有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条约的语言特点给其翻译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本文试图对条约的语言风格及一些常用句式的英译技巧作一些探讨。

语言风格

Martin Joos 根据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提出五种变体:1 庄重文体(the frozen style);2 正式文体(the formal style);3 商议文体(the consultative style);4 随便文体(the casual style);5 亲密文体(the intimate style)。法律语言的功能不是一般的思想交际,而是表现、传播和执行立法者的一致。因此法律用语必须明确无误,前后一致,不然就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和没有必要的争议。法律英语是各种英语文体中最庄重的一种,即庄重文体(the frozen style)。当然条约用语也不例外。一般的国际条约都有一个定义部分,在条约中出现的任何概念都使用定义部分给出的定义,而不得作其他解释。条约用语的庄重性不仅表现在专业性词汇和用语的使用上,还表现在其独有句式和句法特征上。

1. 词汇

①专业术语意义的特定性

条约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术语,一个科学领域内,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一个术语来表达。术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词义单一而固定,每个专业术语所表示的都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在使用时其他任何词语都不能代替。例如:“termination(终止)”不能用 “finish”代替;“invoke(援引)”不能用“quote”代替;“peremptory(最高)”不能用“supreme”代替;“a material breach(重大违约)”不能用“a serious breach”代替。另外,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思,但作为术语,只能作特定理解,例如,article有多种义项:⑴a thing,especially one of a group of things; ⑵a piece of writing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in a newspaper,magazine etc; ⑶a part of a law or legal aGREement, especially a numbered part, 但在条约中,它只能作第三项解释,也就是“条”。Convention也有多种义项:⑴behaviour and attitudes that most people in a society consider to be normal and right; ⑵a formal agreement, especially between countries, about particular rules or behaviour; ⑶a large formal meeting for people who belong to the same profession or organization ,但在条约中它只是特指“公约”。

②大量使用古英语和外来词

条约中最突出的古体词是那些由here,there和where加上一个或几个介词如after,from,in,of,under,upon等构成的复合副词,这类古英语能避免重复,是句子结构紧凑精炼。常用的有herein,hereafter,therefrom,thereto,whereof,whereby,wherein等词。Whereof的含义是of the fact that(关于那个),therefrom就是“由此”,whereby就是“靠那个”,wherein就是“在那方面”。条约用语中也会使用一些来自法语或拉丁语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文明的特征之一是法律。西方法律源远流长,希腊的思辩精神和罗马的法律精神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英语语言的变迁,外来词的使用成为法律英语的特征之一。例如,pacta sunt servanda(条约必须被遵守原则),proviso(限制性条款),Proces-Verbal(会谈纪要),ipso facto(依事实本身),Modus Vivendi(临时协定),Pourparlers(预备性谈判)等等。

③词语并列

为使国际条约表意准确和规范严谨,条约制定者在行文中大量使用词语并列结构,用“and”或“or”把两个或多个短语并列起来。这种并列结构有更强的包容性,同时也更加具有弹性。例如:“under or in accordance with”,“signed and delivered”,“in whole or in part”,“within EU or elsewhere”,“revocation,suspension or imposition”,“by the government or by any government,public or local authority… or by any person other than the person claiming relief”等等。

2.句式

①长句

阅读国际条约时,如果你读了150个单词还没有见到句号,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大量使用长句是条约语言的另一个特征。长句结构复杂,能负载的含义多,包含的信息量也大。长句可以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叙事具体,说理严密,层次分明。下面例句摘引自《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第31条第2款。

2.The context for the prupos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treaty shall comprise in addition to the text,including its preamble and annexes;

(a) any aGREement relating to the treaty which was made between all the parties in connexion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treaty;

(b) any instrument which was made by one or more parties in connexion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treaty and accepted by the other parties as an instrument related ot the treaty。

该长句的意思为:

“就解释条约而言,上下文除指连同弁言及附件在内之约文外,并应包括(甲)全体当事国因缔结条约所定与条约有关之任何协定;(乙)一个以上当事国因缔结条约所定并经其他当事国接受为条约有关文书之任何文书。”

组织时长句可以借助于分段和标点符号使其更易理解。另外,组织一个长句比组成一段话相对逻辑性更强,也就减少了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②大量状语的使用

为了使条款明确清晰,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的歧义和误解,严格界定条约各方的义务和权利,条约的句式中常常使用大量结构复杂,重叠的状语来修饰条款中的动词。多个状语同时修饰一个动词,或者一个状语包含另一个状语的现象也跟常见。如《联合国宪章》第26条: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with the least diversion for armaments of the world’s human and economic resources, the Security Council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formulating, with the assistance the Military Staff Committee referred to in Article 47, plans to be submitted to the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for the regulation of armaments.

该句包含一个目的状语和一个方式状语,从在整句所占的比重就可看出其重要性。

汉译技巧

对条约语言风格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确立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条约翻译标准。历来传统的法律翻译方法是重“直译”,轻“意译”。有些极端的做法甚至采取词对词的翻译方法,完全不顾及译文的效果。当然,法律文件的特殊性要求译者高度忠实原文,但这并不说明直译就是最好的方式。长期以来,法律翻译者一直被人们认为仅是介于立法者和守法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着,他们只需要对原文进行一种代码转换即可。不可否认,法律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享有的创造性几乎是所有类别的翻译中最小的,但是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法律翻译中其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翻译中忠实原文更多的体现在法律术语的翻译上,于句子结构,则大可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法律翻译理论,重要的还是要保证译文能够通顺、地道,保证原文的意义能够得到准确的传递,做到法律的形可变而神不变,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

1. 术语的翻译

法律术语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特有的术语,它们仅出现或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法律语体中。条约中类似这样的术语有intellectual,draft,property,obligation,arbitration,settlement,sanction,full powers等等,它们都具有确切的含义,不可乱译,如不明白最好查阅资料或工具书以求确认。另一种是并非法律语体所独有的术语,可以出现在其它语体中,只是在法律语体中,有其确切的含义,例如invoke,parties,item,instrument,suspension,resolution,act等等。这两类术语词义单一,均不含感情色彩,翻译时应坚持“直译”的原则,尽量采取一对一的翻译:parties是“当事人/方/国”;item是“款”;instrument是“法律文书”;suspension是“终止”;invoke是“援引”等。

2. 状语的翻译

①目的状语

国际条约用语中的目的状语通常由in order to,for the purposes of,so as to,so(such)…that引导,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末。其所在的位置取决于它传递的信息在条约内容中的重要性和目的状语的结构。一般目的为次要信息或者目的状语含有多个平行结构,行文时以位于句末为主。例如:

The General Assembly shall initiate studi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uposes of:

A.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political field andencouraging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onal law and its codification;

B.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econimic,social,cultural,educational,and health fields,and assisting in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for all without distinction as to race,***,language,or religion。

句中“for the purposes of”引导的目的状语含有两个平行结构,而句子的主干部分相对短小,若翻译时把目的状语放在前面则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不如用“以”字把状语拖后:

联合国大会应发起研究并做成建设以促进:(甲)政治上之国际合作,并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编纂。(乙)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多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助成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实现。

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For the purposes of paragraph 1

(a) the initialling of a text constitutes a signature of the treaty when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negotiating states so aGREed

(b)the signature ad referendum of a treaty by a representative,if confirmed by his state,constitutes a full signature of the treaty。

此句中的目的状语简练短小,不妨就用“就”字把其放于句首:

就适用第一项而言:(甲)倘经确定谈判国有此协议,约文之草签构成条约之签署;(乙)代表对条约作核准之签署,倘经其本国确认,即构成条约之正式签署。

下面一个句子我们就有多个选择:

The General Assembly may establish such subsidiary organs as it deems necessary for the performance of its functions。

此句中,状语比起句子主干部分不大不小,那么句首、句中、句末我们都可以选择:1 为行使其职务,联大可以设立必需之辅助机关;2 联大为行使其职务,可以设立必需之辅助机关;3 联大可以设立必需之辅助机关以行使其职务。

②方式状语

为了避免造成歧义,方式状语通常放于它所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由副词或介词短语来充当,结构上有的比较简短,有的比较冗长。方式状语通常都是规定性的,作用是规定条约各方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力时必须采取的方式或手段。因此,方式状语有时尽管简单,但作用却比较重要。下面的例一:

A treaty shall be interpreted in good fai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inary meaning to be given to the terms of the treaty in their context and in the light of its object and purpose。

此句的方式状语相当冗长,但为了体现其语用特征---条约约文的严密性和庄重性,我们还是要把方式状语放在动词之前:“条约应依其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之目的及宗旨所具有之通常意义,善意解释之。”为了句子的连贯和顺畅,我们把“in good faith”放得离动词更近。

另外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

The Security Council shall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pacific settlement of local disputes through such regional arrangements or by such regional agencies either on the initiative of the states concerned or by reference from the Security Council。

此句中的方式状语占全句比重十分大,由于汉语方式状语位置较为固定,若直接把冗长的方式状语译成中文有时十分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进行转换,把长状语转换成并列句来处理。该句可译为:“安全理事会对于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而求地方争端之和平解决,不论其系由关系国主动提出,或由安全理事会提交者,应鼓励其发展。”

③条件状语

条件状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表假设的条件状语,有表先决条件的条件状语,还有表示例外情况的条件状语。引导条件状语的词语有if,unless,except,subject to,in case,provided(that)等等,所以在翻译中不可一概而论,针对不同的条件状语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

遇到表假设的条件状语,我们一般考虑将其放到句首,使句子主干部分更加紧凑,结构也更加简化。

If the Security Council deems that continuance of the dispute is in fact likely to endanger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it shall decide whether to take action under Article 36 or to recommend such terms of settlement as it may consider appropriate。

此句按照上述原则可译成:“安全理事会如认为该项争端之继续存在,在事实上足以危及国际和平和安全之维持时,应决定是否当以第三十六条采取行动或建议其所认为适当之解决条件。”

我们再看一看常用的except的译法:

A ground for invalidating,terminating,withdrawing from or suspending the operation of a treaty recognized in the present convention may be invoked only with respect to the whole treaty except as provid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or in article 60。

本句中“except”引导的条件状语,对全句进行了限制,表明了在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援引理由”,在语用功能上,它是对条款的补充和修正,含有一定的转折意义,翻译时我们把它译为“…不在此限”放在句末。全句可译为:“本公约所承认之条约失效、终止、退出或停止实行条约之理由仅得对整个条约援引之,但下列各项或第六十条所规定之情形不在此限。”

If也是条约重频繁出现的一个连词,下面是一个实例:

A fundamental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amy not be invoked as a ground for terminating or withdrawing from a treaty:(a)if the treaty establishes a boundary;or (b)if the fundamental change is the result of a breach by the party invoking it either of an obligation under the treaty or of any other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 owed t any other arty to the treaty。

此句含有两个并列的“if”从句,这是条约用语中所特有的句式。翻译条约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文格以及形势结构,把“if”还译为“如果”或“若”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这是我们不妨作一下转换,采用等效的否定句来译,把“if”译为“除非”。全句译为:条约缔结时存在之情况发生基本改变而非当事国所预料者,不得援引为终止或退出条约之理由,除非:

(甲) 此等情况之存在构成当事国伺意承受条约拘束之必要根据;及

(乙) 该项改变之影响将根本变动依条约尚待履行之义务之范围。

3. 长句的翻译

国际条约的主题严肃,又意蕴深刻,结构严谨,复杂的客体关系,需要周密严谨的叙述,语句也就相应的变得复杂冗长,远远超出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17个单词)。长句多为复合句,有很多的从句和修饰语,结构上相互重叠,前后编插,往往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长句中插入的从句和修饰成分会造成句子在视觉上支离破碎,但它们却都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下面是引自《联合国宪章》的一个例子: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 of Article 12,the General Assembly may recommend measures for the peaceful adjustment of any situation,regardless of origin,which it deems likely to impair the general welfare or friendly relations among nations,including situations resulting from a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 of the present charter setting forth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该句独立成段,句子主干部分占不到全句的三分之一,其余皆为限定和修饰成分,短语有“subject to the provision of Article 12”和“regardless of origin”,从句有“which”从句,“which”从句还有它自己的修饰成分,由“including”引导。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些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正确的进行翻译。当然,前面所谈的状语的翻译技巧在翻译长句时也是必不可少的。该句既可译为“大会对于其所认为足以妨害国际间公共福利或友好关系之任何情势,不论其起源如何,包括由违反本宪章所在联合国之宗旨及原则而其之情势,得建议和平调整方法,但以不违背第十二条之规定为限。”

参考文献:

[1] Gibbons, J. (ed.) Language and the Law,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1994

[2] Sarcevic, S. 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3] 李剑波(1999) 《法律英语世界》,北京法律出版社

[4] 郑君荣,李铁城(1998) 《联合国大事编年》,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5] 万鄂湘,万磊,杨成铭,邓洪武(1998)《国际条约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6] 黄巍,“仪法律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载于《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第41-43页

[7] 许国新,“英文国际经济贸易合同中状语的语用分析与翻译技巧”,载于《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第61-64页

[8] 孙志祥,“合同英译理解过程中的‘合法’前提和‘求信’标准”,载于《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52-55页

[9] 肖云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载于《中国翻译》2001年第3期,第44-47页

[10] 季益广,“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及英译技巧”,载于《中国翻译》1998年第5期,第31-34页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作者)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50662607,本站将立即删除!
 
阅读: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法律英语精选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技巧  学习英语小技巧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热门专题
 图片新闻